-
“創”字當頭“智”造為先:瀘州老窖榮獲2022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
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公布
-
國務院明確年度103項重點工作,較往年翻番
國務院年內要完成10個方面、103項重點工作。南方周末記者注意到,這較往年有明顯增加,2021年確定了38個方面的44項工作,2022年為42個方面的52項工作。 -
小心產后康復的智商稅:“很多問題做做運動就解決了”
“很多問題其實不需要花錢,做做運動就能解決了”。有的產康項目,“不僅坑錢,還有可能造成損傷”。 2022年7月,中國康復醫學會產后康復專業委員會組織全國數百位相關領域的研究學者編寫的《產后康復指南》出版,但在行業內的知曉率還很低。 在討論任何一款產后康復或是治療項目的效果前,孕婦更需要重視的理念是:“預防總是第一位的?!? (本文首發于2023年3月23日《南方周末》) -
美聯儲加息壓垮病駱駝:硅谷銀行玩身份政治到何種地步?
SVB在其監管文件中自稱定期進行市場風險分析和利率風險對沖活動。然而,截至2022年底,SVB僅報告了5.5億美元的利率衍生品名義價值作為利率對沖。 美聯儲加息的“稻草”能壓垮駱駝的前提,說明那本就是頭病駱駝,長期運營模式困境已積重難返。而那位“LGBTQ風評主管”僅僅是大量潛在問題中,較早浮出水面的一個氣泡而已。 -
瑞信會不會成為歐洲版“硅谷銀行”?
“在2022年之前,瑞信是那種很少有人認為會出問題的老牌金融機構?!? 2008年金融危機的發生不僅因為雷曼一家機構,當時的銀行普遍持有有毒資產。 瑞信已得到救助,意味著引發系統性問題的風險大大降低。 -
兩周千起,甲流來襲:試劑熱銷,“神藥”遭搶,疫苗斷貨
盡管自2020年3月開始,流感在中國呈“極低流行水平”,但對比來看,2023年春季流感比前三年同期更加“兇猛”。 隨著甲流席卷多地,不論是電商平臺,還是線下藥店,很多人發現“集采明星”奧司他韋已成為新一屆“錢包刺客”,甲流抗原檢測試劑售價也已超新冠抗原10倍。 2020-2021年度和2021-2022年度,我國流感疫苗接種率分別為3.16%和2.47%,其中免費接種政策群體接種率分別約為51.75%和38.32%,而世衛組織建議各國將老人等推薦疫苗接種人群的接種率目標設定為75%。為更好應對流感和新冠疊加流行風險,專家呼吁應盡量接種疫苗。 (本文首發于2023年3月16日《南方周末》) -
硅谷銀行破產,美聯儲是禍根而不是“救世主”
2022年,美聯儲連續加息7次。今年2月,美聯儲再次加息,現在的利率已經到了4.5%-4.75%。美聯儲的激進加息,導致市面上流通的債券現值下跌(這樣內在收益率就會上升)。雖然如此,只要不提前出售債券也不會引起實際虧損。但是美聯儲的加息還有另外一個后果,那就是人們都計劃把錢取出來,去追求另外更高收益率的產品。同時,加息也導致企業融資更加困難,很多公司也不得不從硅谷銀行取錢來維持運營。 -
2020-2022,電影從業者的去與留
從電影制作者到院線運營者,在過去的三年里都曾經歷了一場刻骨銘心的,關于職業選擇的糾結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
南周對話蕪湖市市長寧波:暢聊早餐會上,總能收獲好點子
2022年,蕪湖市全年GDP增長4.1%,總量繼續穩居安徽省16個地級市第二位,僅次于省會合肥。 “蕪湖是一個產業之城,我們正圍繞優勢產業加快促進集群形成,近年來招引和培育的大項目、好項目屢創新高,對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我們舉辦‘暢聊早餐會’的初衷,是搭建一個親清政商關系的平臺,在一種開放、輕松的環境下,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每周邀請6名左右的社會各界人士吃早餐,邊吃邊聊?!?/div>美國童工現象反彈:從事危險工作兒童增加26%
美國政府統計發現,2022年有13萬無人陪伴的未成年人從南部邊境進入美國,這一數據是五年前的三倍,他們大部分來自中美洲國家。在美國法院判決數據庫中,過去十年中,美國聯邦檢察官僅提起了約30起涉及無人陪伴的未成年人的強迫勞動案。南周對話莆田市市長林旭陽:民營經濟是莆田發展的支柱
“民營經濟是莆田發展的支柱。2022年,面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我們把穩市場主體、穩經濟增長擺在更加突出位置?!?/div>南周對話蘇州市市長吳慶文:打造服務型政府首先要有法治思維
2022年7月21日,蘇州市委市政府在《致全市企業家的一封信》中提到,“無論是民營企業還是國有企業,無論是本土企業還是外來企業,都是蘇州的城市合伙人”。 “蘇州是江蘇省內首個發布營商環境法規的城市,也是全國唯一同時擁有知識產權法庭、國際商事法庭、破產法庭、勞動法庭、互聯網法庭5個專業法庭的城市?!? (本文首發于2023年3月9日《南方周末》)國家醫保局:2022年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年末累計結存42540.73億元
時隔兩年,為何再提“穩增長”?
“三穩目標指明了后疫情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點,2022年經濟發展增速與目標增速間存在差距,因而在2023年,穩增長是首要目標,進而通過穩增長帶動穩就業?!? 21世紀初,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周黎安發現,地方官員介紹轄區情況時,熱衷于引用當地GDP和相關經濟指標在省內或市內的排名?!爸袊鞘澜绶秶鷥任ㄒ话l布國家、省、市、縣四級GDP統計的國家?!? 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遼寧大學校長余淼杰和同事設計了一套基于微觀數據的出口質量測量方法。根據這套方法,從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至2012年,中國出口產品的質量提升了30%;從2012年至2022年,中國出口產品的質量又提升了25%。 “我們的確擺脫了對單一年份GDP增速的關注,有更多精力聚焦長期增長?!睆埬细嬖V南方周末記者,“外界都是近兩年注意到我們的增速,但如今的產出大多是五年前打下的基礎?!? (本文首發于2023年3月9日《南方周末》)最高檢排查5年來325件刑事錯案,追責551人
過去五年,上升的主要是罪行較輕的新型危害經濟社會管理秩序犯罪。比如,起訴“醉駕”150萬人,上升1倍;起訴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從2018年的137人上升至2022年的13萬人。糧食增產千億斤的挑戰丨報告解讀
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咨詢委員會委員張紅宇: “去年(2022年)的糧食只增加了74億斤,增加了0.5%;前年(2021年)增加了256億斤,增加了2%。這說明增產越來越難了?!? 中國社科院農村所研究員張曉山:“一般的規律是五年為期,‘兩豐兩欠一平’,但中國的糧食產量已經實現了十九年的增長,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院長汪三貴:可以進一步提高農業基礎設施,把基本農田變成穩產、高產的高標準農田。高考日語報考人數逐年增長,人大代表呼吁完善小語種教育體系
對于部分考生而言,小語種的政策十分利好。2018年,教育部提到,要充分照顧小語種的實際情況,高考命題時,“小語種試卷的難度要比英語容易5到10個百分點”。 陸鑾眉發現,教學的發展沒跟上小語種報考的熱潮。其中一個問題是缺乏固定教材,種種情況也導致老師資源的缺乏。 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針對小語種市場亂象,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別必亮就曾呼吁,“別讓小語種報考影響高考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