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瑪堪傳承人盧艷華:賡續東北漁獵民族的說唱絕學
“伊瑪堪是赫哲族僅存的活的歷史教材,如果你想了解赫哲族,就要從赫哲族的伊瑪堪開始?!?/div>如何建造中國的現代建筑? 建筑師張永和的理想和現實
“我現在繞了一個圈,又回到建筑本體了。建筑設計要干什么?就是蓋一個房子,得把房子最基本的部件都搭對了,從材料,到空間,到結構?!? 就和白話文來自底層百姓的語言一樣,民居也是底層老百姓的居所,它更簡單、基本,更適應現代化。 “中國現代建筑的探索,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從第一代海外學成歸來的建筑師開始,如今依然在摸索之中?!蔽榻谘杏憰险f。 (本文首發于2022年10月20日《南方周末》)維拉德森:見證中國人性化城市的建設
多年來,丹麥人維拉德森和他所在的蓋爾事務所持續參與著中國城市的改造。在維拉德森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人性化城市”的理念如何切實改變人的生活,看到中國52城共同發布《“15分鐘社區生活圈”行動·上海倡議》與國際前沿城市規劃理念的深遠淵源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我國觀測到迄今最亮伽馬射線暴
癡迷契訶夫:凱瑟琳·曼斯菲爾德的最后年月丨洛城機密
“我愿意將莫泊桑的全部作品換取契訶夫的一個短篇小說?!? (本文首發于2022年10月13日《南方周末》)天文學家稱可能發現宇宙第一代恒星殘留痕跡
離諾獎最近的一次:一位文學編輯的遺憾
出版諾獎得主的好作品,首先考慮的不是“榮譽”這些大詞,最直接的感受是對自己挺有鼓舞。做書很緩慢,如果作者后來得諾獎了,證明你的眼光、付出的時間和精力都沒有荒廢,是挺大的一個肯定,你還可以繼續做下去。 大家都說編輯有什么好做的,夕陽行業,也賺不了錢,要做出暢銷書也很難。但是我挺快樂的。大家可以聊書,不然還能聊什么有趣的呢?卡塔爾主辦2022年世界杯后,將主辦2023年亞洲杯
諾貝爾化學獎應該頒給機器人?丨刊中人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杜拉斯的越南炒蛋丨云端
加了魚露的越南炒蛋,無疑是她愛了一生,確確實實的“非虛構”。 (本文首發于2022年10月13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