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谷樣本:“超高純度”科創之城進化論
以東湖高新區為核心的武漢城市科技集群連續5年上升,居全球第16位、全國第6位、內陸地區第1位。 如果說校企聯手的重點在于如何培養,那政府則立足于如何引進并留住人才,三方協同構建人才的“回流”“環流”格局。 產業集群是“超高純度”制造的成果,也是維系科技之城正常運行的理想條件。 如何培育并激發本地投融資機構的活力,為“創新鏈”與“資金鏈”架起橋梁,或許是光谷轉化鏈進一步暢通的突破所在。 (本文首發于2022年9月29日《南方周末》) -
陸銘:大城市要解決問題,而不是解決集聚
治理城市病不是要治理人口。 -
歷史最低落戶門檻,廣州為了什么?
-
年輕人拋起的飛盤,他們的城市接得住嗎?
-
城市如何讓青年更美好,權威專家有話說
什么是“青年友好型城市”? -
重新發現湛江紅樹林:生態修復行動中勾勒未來城市
生態優先的理念,科學引領、協同創新的方法論與政府主導、多方共建共享的參與主體融為一體,成為湛江這座城市繞開“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的主要原因。 生態修復行動造就的,不僅是自然景觀的保留和社區生活空間的拓展,還將與人口規模優勢、土地資源優勢、綜合成本優勢一起,共同構成一座城市面向更廣闊區域和更長遠未來的競爭優勢。 (本文首發于2022年7月28日《南方周末》) -
中國雪糕最“熱”的城市,竟然是它
-
天津:津門消費的挑戰與重振
-
“首店+國潮”,上海距離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還有多遠?
-
武漢:中國車都的消費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