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生生意,網住落寞信徒丨記者手記
生活中的失意之人,想在一件看似玄妙的事物上尋找意義,以此寄托蒼白人生當中無處安放的崇高感。我想,熱衷放生的那些信徒,其實也是落寞者吧。 -
會打“暗語”的普通人丨記者手記
在與采訪對象的實際接觸中,這些關于主流與小眾、普通與特殊的分別,很快便不存在了。和李楠楠一家同桌吃飯時,我是小眾的——只有我不會手語。這種因缺乏相應技能隱約產生的不安,有點像是被突然丟在了一個講陌生語種的國家。 -
為工作折腰的限度丨記者手記
“非如此不可”的痛苦,在我采訪過的這些開課吧孤勇者身上幾乎都有。盡管一個月之后,大多數人不再頻繁發聲,但我想這些不甘和不爽依然是有意義的:它說明機構不是機器,打工人不是齒輪,以及人永遠不是無可選擇。 -
網暴與被網暴的孩子都在掙扎丨記者手記
現實世界里,成年人對重要性的排序,把孩子們擠出了公共空間。在網絡世界,一個渴望得到友誼與認同的孩子,承受不了另一群尋找認同的孩子的惡意,最終釀成一場悲劇。 -
演出散場,他們仍無法擺脫職校生標簽丨記者手記
他們的表演雖稚嫩,但對“社會偏見”的表達是有力的。演出結束后,我開始和他們交談,感覺到他們很迷茫,這種迷茫帶著傲慢,也帶著甩不掉的自卑。 -
最后一次骨折的老人,會怎樣走向人生終點丨記者手記
我希望操作的方向與《最好的告別》類似,有點像詩句“不要溫和地走進那良夜”,有斗爭也有挫敗,有尊嚴也有無奈。 -
對談文化編輯:南周年度文化原創榜的誕生、發展和內幕 | 南周頭條播報
-
記者口述:做了一年的疫情報道,我發現人類的悲歡是相通的丨南周頭條播報
在每期的《南周頭條播報》節目中,我們邀請了當周重點報道的作者,以音頻口述的形式,為你呈現不一樣的頭條視角,包括獨家解讀、報道延伸、幕后故事,精彩推薦等。 在這里,有解讀有新知,有溫度有思考,讓你真正“聽”懂新聞。 -
愛奇藝,怎么了?| 南周頭條播報
在每期的《南周頭條播報》節目中,我們邀請了當周重點報道的作者,以音頻口述的形式,為你呈現不一樣的頭條視角,包括獨家解讀、報道延伸、幕后故事,精彩推薦等。 在這里,有解讀有新知,有溫度有思考,讓你真正“聽”懂新聞。 -
又一現實版《我不是藥神》?為救孩子“販毒”,檢方:不起訴丨南周頭條播報
在每期的《南周頭條播報》節目中,我們邀請了當周重點報道的作者,以音頻口述的形式,為你呈現不一樣的頭條視角,包括獨家解讀、報道延伸、幕后故事,精彩推薦等。 在這里,有解讀有新知,有溫度有思考,在這里,“聽”懂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