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望茶馬古道:古村、馬幫與集市
如同來往西域的絲綢之路,在中國西南的內地與青藏高原之間也縱橫著一條條古老的貿易通道——茶馬古道。這是一個用人與馬的腳力踩出的道路網,遍布陡峭崎嶇的橫斷山區,越過奔騰咆哮的金沙江、瀾滄江、怒江和雅魯藏布江,上到空氣稀薄的青藏高原,延伸至東南亞、南亞各國。 茶馬古道已成往事,南來北往的人們卻延續了買賣貨品的傳統,不同的生活方式在集市上交織,構成了新的風俗與趣味。 -
在巍山與蒼山之間,尋訪南詔古國
南詔王室采用父子連名制,13代詔主的名字猶如成語接龍,細奴邏—邏盛—盛邏皮—皮邏閣—閣羅鳳……南詔國的興衰就在一個個名字變換中上演。 長達兩個多世紀,南詔的歷史與唐朝的歷史幾乎相始相終。 (本文首發于2022年11月3日《南方周末》) -
不只鶴崗,低房價小城生活實錄
-
艮岳遺珠看不足,但留風月伴斯園
在蘇州這個人間天堂,幾乎每一個園林都有屬于自己的故事。故事在園子里留下痕跡,又賦予園林以生命。 古銀杏華蓋亭亭,殘葉年年飄落、滿地翻黃,冠云峰跨過千年的歷史煙云飄然孑立。故園獨處,書畫自娛,不欲知秦漢以后事…… (本文首發于2022年10月20日《南方周末》) -
銅綠山,大地深處的楚國秘密
“楚國折鉤之喙,足以為九鼎”。 銅綠山海量的銅證明,楚莊王一點沒有夸大其辭。他的楚國,無論是會盟諸侯的文治還是攻城略地的武功;無論是倔強霸蠻的楚人性格還是洪鐘大呂的楚國音樂;無論是陰郁敬鬼的楚風還是蕩氣回腸的楚辭——楚國的崛起之路,因銅綠山的加持而所向披靡…… (本文首發于2022年10月27日《南方周末》) -
蘇式鴨肴懸念多
曾祖母做整壽那年,祖父打算大宴賓客,家廚拿著菜單給祖父過目,菜品雖多,卻平淡無奇,缺少一道驚艷四座的壓軸大菜。祖父思來想去,靈機一動…… 倘若當年祖父不用為“五斗米”四處奔波忙碌,而是安安生生當他的公子哥兒,無銅鈿亂耳,無諸事勞心,或許他能成為一名頂級美食家。 -
南澳島:北回歸線劃過的,那山與海之間
島上的幾日,世界好像與你無關,世界又好像手中的牡蠣,可以隨心所欲地撬開它,任你予取予求。 -
世界盡頭,被遺忘的古道漸次蘇醒
在世界上最遙遠的角落,人類活動曾經造就了古道的繁華,但最終也使這里陷入衰落。 當國家意志再次涌入這片土地,這些被遺忘已久的古道,不知會不會迎來它們的新生。 (本文首發于2022年10月13日《南方周末》) -
阿須草原:格薩爾王的故鄉
進入海拔達3000米的阿須草原后,車窗外時隱時現的雅礱江,變成了一張從天邊撒來的巨大水網。由于地勢平緩,來自巴顏喀拉山南坡的江水,在這里肆意橫流,積蓄著最終撲入金沙江的強大力量。 當年的格薩爾王,正是在這看似蠻荒、實則生機勃勃之地,蓄勢待發,最終以磅礴的力量,蕩平了西至西藏昌都、北至青海玉樹、東至四川若爾蓋、南至云南德欽的割據勢力。一個百姓安居樂業的嶺國,在青藏高原東部誕生。 -
雨林中的瑪雅遺址:“巴黎”與霸主
中美洲的瑪雅文明,就像它所處的環境——熱帶雨林一樣,云遮霧繞,尺樹寸泓。 2021年11月地理版刊發的《特諾奇蒂特蘭淪亡五百年祭》介紹了北美洲的阿茲特克文明,如果說阿茲特克文明的特點是“嗜血”,瑪雅文明的特點則可以歸結為“孤島”。 (本文首發于2022年10月06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