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進深耕難,跨界趕時髦易:談談制造業升級的三大路徑
當既無法“突破性創新”,又不愿“精益求精”時,盲目的“產能規模擴張”能走多遠多久?蘋果的5G基帶芯片攻關,是其產業體系發展的攔路虎,其主業持續發展所必須跨越。而國內不少制造企業卻有如此模式:在主業產能爆炸式增長后利潤降低,廠家琢磨著跨界去做電動車等,什么時髦做什么,一窩蜂做,很快藍海卷成紅海。 -
歐洲女宇航員太空抒懷《蘭亭集序》:宇宙與文明的奏鳴曲
2022年10月12日,國際空間站經過華北與渤海上空時,Crew-4任務組乘員、ESA宇航員Samantha Cristoforetti引用了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蘭亭集序》中的“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發文感懷,歌以詠志。 -
大學有必要開設戀愛課嗎?
愛應該是一種本能,連動物都知道怎樣去求偶,孔雀開屏、鳥兒獻唱,不需要誰來教。路要一段一段走,飯要一口一口吃,從小能與異性得體交往,等年齡到了,等遇到對的人怦然心動了,想必也不需要上大學戀愛課程就知道如何談戀愛。 -
一周言選丨紅包折角封還,教師熱與新生兒,家務時間女多于男怎么看?
少送薄收,折角封還?!俺WR”與“主流”?!笆鲁鲇幸颉?,雙標?!敖Y構涌現”,貸款創造貨幣,還款消滅貨幣。生產性努力,分配性努力?!凹彝趧臃止ぁ?,“家庭利益最大化”。教師熱與新出生人口。 -
蘋果手機接口問題:競爭導致的“封閉”,勝過強求一律的“互通開放”
市場、資本、技術的道路就是這樣,在競爭中成長。如果因為市場的成本(比如企業倒閉、資本燒錢、多一根線),就因噎廢食,想通過管制的方式來達成技術發展,就會南轅北轍,事與愿違。 -
“冒充公檢法”劇本與技術齊升級:不怕事、守住心防才能守住核心信息
再厲害的騙局,再與時俱進、花樣百出的騙術,都有僅憑自身能力無法解決的硬傷:一旦不能掌控目標對象的身份信息或手機、電腦,一旦目標對象有底氣、不怕事、遇到事情不怵,騙局就成了癟氣球。 -
歐洲人能安然度過今冬嗎?長期看得擺脫“綠色狂熱”、回歸能源務實
之前十幾年的“綠色能源”狂飆急進,使歐洲面臨尷尬局面:太過于依賴低排放、更清潔的天然氣,一旦國際形勢緊張,就面臨巨大危機。而風能、太陽能始終不太靠譜:需要能源時,未必有風、有陽光;風量與太陽輻射充裕時,卻有可能是耗能低谷。 -
諾獎頒發給前美聯儲主席:談談經濟學家對美國大蕭條的不同解釋
而今天,學術界竟然把這樣一個獎項頒發給美聯儲的前官員,我們有必要再次重溫哈耶克的告誡,保持對這種趨勢的警醒。 -
“國王秘書的老婆,其實是我的老婆”:英國事實離婚第一案
Sadler去請議會和法庭來幫他討個說法,議會討論后專門為他這個案例立了一套新法:Act of Parliament 37 Hen. VIII, c.30,來幫助他確定他的婚姻是合法的,他的孩子們的地位是得到保障的。新法簡單來說,就是把他的案例立為了先例,奠定了“被遺棄”可以作為離婚的理由和事實離婚的證據。 -
馬斯克的“俄烏和談方案”太天真:政商不同路的本質是什么?
因為精明人太多,很多人都琢磨透了上述規律,都發現去搞“分配”比“生產性努力”輕松得多、所擔負的責任更低、擁有的權力更大。久而久之,社會“管理人員”無限膨脹,嚴重挫傷“生產性努力”的積極性,誘使大量青年整天“琢磨人”,追求在“分配性努力”中的等級地位,最終導致生產力萎靡,各種社會問題接踵而來、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