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版的話 | 我們欠教育一筆賬
今天,我們在《南方周末》上推出月均一期的“教育”版,和您共同關注這個牽動中國千家萬戶的話題。 -
教育部:加強職校創新團隊建設 職?!半p師型”教師占比不低于50%
-
2023年考研的雙向奔赴:985名校招生計劃穩定, “逆向考研”備受青睞
-
華南農業大學校長劉雅紅:農林院校遇到過挑戰,如今已在變革
這所以農立校的大學,起點可追溯至1909年成立的廣東全省農事試驗場暨附設農業講習所。2018年,劉雅紅就任華南農業大學校長,成為建校109年以來的首位女校長。 -
“把教育、科技、人才連在一起談”:二十大報告里的教育關鍵詞
在此前的黨代會報告中,教育往往與民生相關。而在二十大報告中,教育則與科技和人才培養相關,并且在報告中的次序,也排在民生之前。? -
全職三孩爸爸鄧可:過去十年,對生育政策帶來的變化感受最明顯|我這十年
《職場人婚育生活狀態洞察報告》顯示,北上深等城市男性愿意當全職爸爸的占比為37.76%。 (本文首發于2022年10月13日《南方周末》) -
首屆新高考考生章歐寧:學會了隨時提前規劃人生|我這十年
新高考的設計就是為了根除“唯分數論”“一考定終身”“文理偏科又缺失個性”三個老大難問題。浙江作為首批試點地區之一,在爭議中艱難啟動改革。 (本文首發于2022年10月13日《南方周末》) -
數字游民阿德: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自由職業者丨我這十年
馬蜂窩發布的《2021年中國旅居度假白皮書》顯示,超六成的受訪年輕人渴望成為辦公地點不固定的數字游民。 (本文首發于2022年10月13日《南方周末》) -
失去兩名學生后,一位小學老師到國道執勤16年
筆直的國道連通了太多意料之外的路口,“他倆一定是想避開路上的某輛車”。16年過去,湯其雪仍然堅定于這個想法。 他就像一位真正的鄉紳,但從不動用自己真正的權力,在穿上協管服的十多年里,他從未給任何一輛車開過罰單。 為了護學,湯其雪錯過了9位親人的彌留時刻,朋友聚會通通排到下午6點以后,作為外公,他從沒送過外孫上學。 -
辦學四年,西湖大學首招本科生
任磊和他的59位同學是西湖大學招收的第一批本科生,在這之前,學校僅培養博士研究生。 首屆本科生招生面向浙江省內高二、高三學生,要求高三學生的各科學業水平考試至少要有8門課考評為A,其中物理、化學必須為A。 張鑫希望能把學生從內卷中拔出來,不需要考慮太多的成績問題,“希望學生們不要把大學當作一個大高中去讀,一直在解題”。 (本文首發于2022年10月06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