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p id="iyq9d"></rp>
    <li id="iyq9d"><acronym id="iyq9d"></acronym></li>

      “高質量發展”定語為何改變?讀懂中國式現代化“當務之急”

      不管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歐洲人,都得吃飯、喝水,這就是普遍性。所以說,中國式現代化的普遍性是什么,就是得尊重人類社會的一般規律,我們也得搞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市場化、法治化等內容。

      “社會主義現代化”是過去我們一直常說的概念,“中國式現代化”的表述則更簡約、有針對性。

      “高質量發展”的定語,從“我國經濟”變成了“我國”,也就是說,高質量發展已經拓展到方方面面了,各行各業都提出了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責任編輯:錢昊平

      2022年7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二季度工業生產止住下滑勢頭,實現由降轉升。圖為山西晉中的工人在生產汽車車間忙碌。 (人民視覺/圖)

      “前一段時間我們聚焦小康,解決了絕對貧困?,F在聚焦在‘兩步走’上,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民族復興?!?/p>

      2022年10月17日,習近平同志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據《人民日報》報道,在闡釋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時,他再次提到“中國式現代化”。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指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強調“現在我們的目標越來越清晰了”。

      過去幾年,“中國式現代化”的表述常見于各類重要報道。但“中國式現代化”是怎樣的“現代化”?

      在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中國式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張占斌看來,中國式現代化既具備“現代化”的普遍性,也有“中國式”的特殊性。

      2021年7月,《學習時報》刊載了中央黨校副校長龔維斌的一篇講話稿,他對中國現代化道路進行了梳理。

      在龔維斌看來,鴉片戰爭結束之后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國現代化經歷了兩個階段:一是鴉片戰爭至辛亥革命,二是辛亥革命至新中國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標志著中國的現代化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后,黨中央對20世紀末中國現代化目標進行新的定位,用“小康社會”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第一個階段的目標。

      2017年,黨的十九大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兩步走的戰略安排: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未來五年無疑是關鍵時期。二十大報告提出,未來五年,中國將從構建新發展格局與高質量發展、科教興國、全過程人民民主、全面依法治國等12個方面,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不難看出,高質量發展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如何看待二者的關系?又該如何準確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深刻內涵?

      2022年10月18日,南方周末記者對話張占斌。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解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亚洲国产精品成

    1. <rp id="iyq9d"></rp>
      <li id="iyq9d"><acronym id="iyq9d"></acronym></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