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言選丨紅包折角封還,教師熱與新生兒,家務時間女多于男怎么看?
少送薄收,折角封還?!俺WR”與“主流”?!笆鲁鲇幸颉?,雙標?!敖Y構涌現”,貸款創造貨幣,還款消滅貨幣。生產性努力,分配性努力?!凹彝趧臃止ぁ?,“家庭利益最大化”。教師熱與新出生人口。
責任編輯:陳斌
(10月7日-13日)
珠三角及粵語區之所以流行少送薄收、折角封還,或是以下三大因素綜合的結果。
一是民風比較質樸,不裝,不尚攀比,重視里子勝過面子。有一個段子說,“看廣州人的打扮不知道誰有錢”,家里有一棟樓收租或開著廠的,也是拖鞋短褲,沒有奢侈品傍身,實在看不出是有錢人。
二是長期以來,珠三角與東南亞及世界有著密切的人員經濟文化交流,商業氛圍濃厚,商業文化發達,市場及金融有較好的發育,這本身會強化第一點特質,也會弱化對厚人情互助保險的類金融需求。
三是家族宗族發達,站在身后的宗族是個人堅強的后盾。家族宗族本身包含著更常規、更長期主義、更高凝聚力的金融、互助保險安排,這顯然要遠優于臨時性、短期主義心態、低凝聚力的厚人情互助保險安排。
——《兩百封頂、折角封還,推廣“少送薄收”的粵式婚宴難在哪里》,10月7日
他所強調的那些“常識”往往與現今社會里的“主流”多有齟齬,比如,他不僅反對最低工資法案、設置產業政策等,作為一位黑人,他甚至反對美國政府基于種族不同的照顧性就業政策,論述認為這些政策傾斜“早已不再有利于黑人”。在凱恩斯主義、新凱恩斯主義及種種“政治正確”橫行的學界,持這樣主張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