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湘軍”出圈啟示錄
無論是主推街頭小吃的輕餐飲,還是經營海鮮大餐的老品牌,通過數字化的營銷和管理,都從區域走向了全國。
數字化讓湘菜商家和顧客之間產生新的連接,也由此建立起一種更輕松、更貼近、更穩固的關系,超越食物交易的表層,抵達充滿人情味和煙火氣的境界。
近年來,湘菜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與此同時,餐飲“湘軍”也在通過數字化工具等不斷破圈。(視覺中國 / 圖)
7月,盛夏的一天,陳彥如和團隊小伙伴一起來到長沙郊外的山林,一邊在溪水里玩耍,一邊為新上架的冰粉拍攝宣傳照。同一時間,在長沙的市中心,蘇桂英正在自己門店里拍攝小視頻,“飾演”一個被員工抬杠到說不出話的領導。
陳彥如是辣鹵品牌盛香亭的新媒體運營。盡管入職了一家餐飲企業,但她幾乎沒有做過一天服務和餐飲。她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在公眾號等平臺上和食客們互動,“隔空”摸索他們的喜好。冰粉的宣傳照以露營風發布在微信公眾號上,陳彥如配上小清新的文字:“高溫炸醒夏天散落在明亮的地上河,一場雨襲來淹沒攀升的溫度,城市中的煙火就蔓延到了山林間?!?/span>
蘇桂英則是老牌餐飲徐記海鮮·藍麒麟店的總經理。在過去20年間,她從“端盤子”做起,憑借出色的門店服務一步步晉升??涩F在,她發現以往的經驗不夠用了。除了做好服務業,她還要成為“演員”。此前,蘇桂英首次參與拍攝的一條短視頻意外爆火,從10萬贊到100萬贊,讓所在的門店成為“網紅打卡地”,也讓人到中年的她第一次感受到網絡的傳播力。
盛香亭是近幾年來活躍在各大商場的長沙創新熱鹵品牌,徐記海鮮則是二十多年來以經營特色海鮮為主、涵蓋經典湘菜的餐飲品牌。從長沙這座“網紅城市”出發,他們的店鋪在全中國攻城略地。除了依靠餐食美味,選擇以更具時代氣息的互動方式,縮短與食客的距離,是他們的與眾不同之處。
近年來,湘菜以及諸多從湖南起家的餐飲“湘軍”品牌,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涌入大量新一線城市。香辣的口味、方便家常以及品類豐富的各色小吃,讓它們成為新消費者熱衷的選擇。而在口味之外,隨著消費習慣的變化,這些品牌為何博得消費者的青睞?對于餐飲這個成熟得不能再成熟的行業來說,地方菜系和餐企又靠什么走出區域?
這背后或許是一段關于數字經濟時代餐飲業如何“出圈”的啟示。
上網:餐飲人的“必備”新技能
陳彥如制作的夏日水邊圖文,很快就獲得了一萬多人次的瀏覽,引來許多網友留言。一位湖南師范大學的學生說:“真想再回長沙,去岳麓山尋找自然,也是在長沙認識了盛香亭。”一位名字有鯨魚圖標的網友說:“可以去小盛的產品研發部尋找自然嗎?”
陳彥如則在后臺假裝正經地回復:“可以寫500字申請書走個流程試一下?!?/span>
2018年大學畢業后,陳彥如加入盛香亭,她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打理微信公眾號。彼時盛香亭剛成立兩年,他們要把熱鹵這種傳統街邊小吃,做成席卷全國的連鎖大生意。
陳彥如從未有過餐飲行業的工作經驗,但這并不影響她對餐飲的理解。在這個河南姑娘看來,“熱鹵”熱騰騰的湯汁里,藏著現代年輕人追求個性的價值觀?!懊總€人吃到的味道可能都不一樣,自己定制的口味,一定是你喜歡的?!?/span>
陳彥如這一代“互聯網原住民”的思維方式,先天帶有“網感”。在他們眼中,萬物皆可數字化,他們熟悉互聯網的語境,擅長捕捉字里行間流露出的微妙情緒,知道如何與人們更“貼近”。
但對于在餐廳里摸爬滾打了20年的蘇桂英而言,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所在的徐記海鮮創立于1999年,是餐飲“湘軍”的老牌子。盡管模式成熟,但眼下,他們最想要的是走進年輕人的市場,樹立新的品牌形象。很自然地,短視頻成了他們的選擇。
2019年,蘇桂英最初被邀請出鏡時,她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當時,她所在的門店位于長沙市中心,來店里“打卡”觀光的人很多,于是這家店被選為了徐記海鮮短視頻拍攝的地點。
拍視頻的團隊都是年輕人,腦洞大開,設計了一個“婆婆用錢勸退準兒媳”的故事情節,而婆婆的角色缺少一位年長的女性演員。勇于嘗試的蘇桂英了解劇情后,同意試試。在鏡頭里,她穿著毛皮大衣,單手搖晃紅酒杯,對年輕的女孩說:“聽說你們家是賣蝦的?你配得上我們家兒子嗎?”說完推過去一張支票,霸氣發言:“請你永遠永遠離開我們家兒子?!迸⒆吆?,“兒子”跑過來質問,大聲辯解:“可是,他們家是徐記海鮮??!”蘇桂英拿酒杯的手不自覺地顫抖起來,她雙手扶住杯子,喝了一口酒,故作鎮定地說:“應該還沒有走遠,趕緊去追?!?/span>
徐記海鮮的劇情短視頻收獲了不少點贊。(資料圖 / 圖)
這樣一條看起來有點“惡搞”的視頻,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蘇桂英回憶:“那天晚上,整個團隊都感覺出乎意料,從10萬贊到100萬贊,僅這一條視頻就把賬號做‘活’了?!?/span>
這是蘇桂英完全想不到的。從那之后,她的工作也發生了變化。從客串變成了領銜主演,不僅本色出演店長“蘇媽媽”,還要根據劇情需要扮演各式各樣的角色。在他們拍攝的視頻里,還有門店的服務員、廚師、領班。在工作不忙的時候,大家都要空出時間拍視頻。這成了本職工作之外另一件重要的事。腳本創作和視頻剪輯則請了專業人員,根據當下的網絡熱點進行題材創作。
“不同的風格我們都會嘗試著去拍,因為你不知道這個市場里有多少粉絲,粉絲喜歡什么樣的風格。所以用不同的人拍攝不同風格、不同人設的作品?!?/span>
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新老餐飲人都發現,借助互聯網增加互動和趣味性,并以此主動走近食客,是一種遠比過去更高效的方式。
網感:一種奇妙的共情
蘇桂英說,“網感”是一種奇妙的東西,需要通過實踐來摸索和驗證那種屬于自己的特質。
事實上,徐記海鮮一開始也嘗試用高顏值的小姐姐來制作視頻,但效果平平。直到蘇桂英客串的視頻火了,徐記海鮮的“劇情類IP”視頻風格才定了下來,蘇桂英的人設也逐漸清晰——一個正能量、關懷員工、愛引導的店長,用或搞笑或走心的劇情去戳中粉絲的內心。
這就是徐記品牌用戶喜歡的形象。這條視頻引起了很多餐飲人的共鳴,蘇桂英去外地餐館交流時,經常被認出來,有的服務員直說:“我喜歡你們的視頻,想來應聘?!辈粌H如此,更多網友也對徐記海鮮這家“老店”產生了興趣,“來我們家打卡用餐的時候,看到我特別驚訝,‘我以為你是演員呢?!?/span>
這種新營銷方式,幾乎徹底顛覆了徐記海鮮過去帶著“酒樓”“高端”等標簽的形象,但也從某種程度上給這個老品牌帶來了“新生”。有粉絲基礎后,做直播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做好的菜品放置于聚光燈前,幕后的廚師也走至臺前,大龍蝦、面包蟹、象拔蚌也帶著它的滋味撞進了感官之中。
陳彥如入職以來,幾乎一刻不停在維持著與網友的聯系。她的日常工作除了編輯和發布活動文章,還包括管理線上的“小盛留聲機”,這是盛香亭在公眾號上開辟出來專門收集食客意見的渠道。
每天,“小盛留聲機”大概會收到10至20條留言。陳彥如會把其中的投訴立刻轉給相關門店和客服部門,給予食客合理的解釋;剩下各種各樣的建議,則成了盛香亭的“路標”。比如“能不能開通儲蓄卡,可以買來送給親戚朋友”,于是,盛香亭在小程序里增加了儲蓄卡購買服務。很多食客留言說想喝到他們喜歡的飲品,盛香亭就在主食和小吃的研發以外,增加了冰粉等老少咸宜的糖水。
讓陳彥如印象最深的一條反饋,是一句玩笑般的感慨,“好想把吃剩的鹵汁帶回家拌飯啊?!钡沁@句反饋,推動盛香亭的研發部從中獲得靈感,推出了一款鹵肉飯。
這樣“有聲必應”的態度,讓很多人愿意在公眾號上與盛香亭互動。陳彥如有意識地把握“距離感”,“我們的觀念是把食客當成自己的朋友,而不僅僅是當作顧客,溝通時我就用平時跟朋友講話的語氣去回復他們,可能他們也會覺得很親切?!?/span>
盛香亭公眾號文末留言區總是很熱鬧。(資料圖 / 圖)
通過后臺數據,陳彥如分析出互動最活躍的是18至30歲的女性,她們名字和頭像很可愛,留言的口吻朝氣活潑、輕松有趣,其中很多人甚至保持了長期互動,“在后臺我能看到網友的留言次數,有的人達到三四十條,相對于盛香亭一個月發三條推文的頻率,毫無疑問是‘鐵粉’了。”
借助微信龐大的生態效應,盛香亭通過小程序和公眾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品牌營銷+運營+客戶反饋的線上經營模式。自加入盛香亭以來,陳彥如幾乎沒有做過任何與生產餐食有關的工作。但通過數字化平臺與用戶打交道,她卻成了非常了解食客需求的人。
重構:數字化改變餐飲業
與過去不同,隨著消費者口味越來越多樣,在餐飲品類越來越豐富的當下,想要贏得消費者好感,靠的不僅僅是美食。能否“走進”食客內心,建立起穩定便捷的聯系,成為食客信賴和選擇的衡量因素。
作為盛香亭門店負責人,張勝男也有自己的心得。她所在的門店周邊是商務辦公區,在工作日的中午,總有一批??偷降瓿燥?,她一見人就大致知道誰要點什么餐品——但這還不夠。在客流爆棚的高峰期,要想更快速地引導食客,她必須盡一切可能提升餐廳的流動性。
盛香亭在2019年初開始開發微信小程序點單服務,起初圖標較小,信息混雜,點單區的引導不清晰。為了讓更多食客就餐便利,去年,盛香亭重新設計了界面,讓它變得更加簡潔、流暢。
開發小程序后,顧客進店坐下即可掃碼,客流高峰期盛香亭店內秩序有所改善。(受訪者供圖 / 圖)
很多年輕人會主動使用小程序,從公司來門店的路上就下好單,到店后直接取走,不用排隊等候,節約了寶貴的午休時間。
一個小小的程序,漸漸帶動了行為模式的改變,進而解決了一個行業的頑疾。這種點餐模式,近年來越來越在寫字樓和商場之間流行。負責小程序運營的袁正覺得,“私密性”也是小程序受歡迎的原因,“點單的時候,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選擇,而排隊點單時,后面的顧客總會給你帶來一種無形的壓力,催促著你?!?/span>
張勝男在門店會放置推薦小程序點單的標識,收銀人員也會向排隊的顧客提出建議。為了鼓勵小程序自主下單的食客,盛香亭會不定時推出優惠活動,并針對不同食客的點單習慣發放優惠券。
通過小程序后臺的點單數據,張勝男還總結出不同顧客群體的點餐畫像?!靶∨笥阎饕圆焕钡牟似?,爹爹阿姨那一輩的會更想嘗試比較創新的小吃,例如虎皮雞爪,既是鹵味,又比較軟糯,很適合他們。而年輕人的口味則捉摸不定,不同時段有不同的選擇?!苯Y合自己對周邊顧客的熟悉程度,張勝男可以幫助門店提升備餐效率。
在傳統的“面對面”交流之外,還可以借助各種工具“走進”食客心里。數字化的運營方式不斷改變著張勝男的認知,也讓他在食客的認可和喜愛中獲得了成就感,“看到了自己的價值”。
數字化帶來的改變,在老品牌徐記海鮮的發展過程中表現得更加明顯。
從大排檔起家,徐記逐步成為長沙家喻戶曉的品牌,近年又通過數字化推動自身發展。(受訪者供圖 / 圖)
徐記海鮮成立之初,只是一家長沙市區內的大排檔。1999年,徐記的創始者因為一個樸素的想法而開店,那就是“讓普通老百姓可以吃上海鮮”。湖南地處內陸,食海鮮不易,當時只有在國營賓館才能吃到。徐記將海鮮搬至路邊。二十多年來,徐記從大排檔,慢慢發展成遍及長沙市、湖南省,直至全國的連鎖品牌,又打通了全球的海鮮進貨渠道。
蘇桂英等一批最早的員工,也從服務員一步步成長,當上了店長,“從什么都沒有出來打工,到買車、買房、結婚生子?!倍嗄陙?,蘇桂英感覺變化最大的,一是員工的收入,二是徐記的服務?!皬拈_始簡單的問好、倒茶、上菜,到現在提倡親鄰睦里的服務觀念?!?/span>
到了數字時代,服務的內容又發生了變化,人們對于一家好餐廳的評價指標越來越多,尤其年輕人更加挑剔。在選擇極為豐富而信息獲取又十分便利的時代,更吸引眼球、更具互動氛圍、更有“網感”的餐廳才更容易被看見、被偏好。
和蘇桂英一樣,馮春也是老資格的店長。2016年,徐記面臨著“如何讓品牌更加年輕化”“如何觸達更多年輕客戶”的難題,她被調去負責客戶運營,開始嘗試數字化轉型。
自2016年開始啟動數字化運營以來,馮春和團隊注意到外賣的巨大需求。盡管過去品牌定位“酒樓”,但他們還是立刻跟上,在主流平臺上開通了外賣業務?!巴赓u成為堂食最有力的補充,給食客提供了更簡潔、更快捷的消費體驗,同時讓食客感受到,不管是堂食還是外賣,不同形態得到的體驗是一樣的,而不是隨著場景變化而有差異?!?/span>
此前完全沒接觸過網絡平臺的老餐館,開始一家一家地上線菜單,設計菜品圖文介紹,推出優惠方案,維護評論區,做品牌主頁……審美不斷地在貼近流行文化,拍攝照片從簡單的對著拍,到尋找角度、調整燈光、做圖片設計,到現在拍攝高清動圖,文案也從純文字到加上各種各樣的圖標。
為了給食客帶來新的感受,徐記在內部管理上也進行了數字化變革。他們是企業微信的重度用戶,已經將有關企業日常辦公的一切都搬到了線上?!安粌H是業務在線化,而且辦公流程化、數據流轉化,全國所有的門店有同一的標準可以執行,不同部門間的數據可以高效協同,這樣給食客的體驗才更加一致?!?/span>
而在菜式和口味上,徐記又針對不同地域進行了調整,從以往的連鎖模式,到更加尊重當地的消費習慣。這也是在數字化轉型后發生的改變?!巴ㄟ^線上渠道收集意見、分析數據變得更方便,我們的價值觀逐漸由圍繞內部變為圍繞外部,以客戶為中心?!?/span>
無論是主推街頭小吃的輕餐飲,還是經營海鮮大餐的老品牌,通過數字化的營銷和管理,都從區域走向了全國。數字化讓餐飲商家和顧客之間產生新的連接,也由此建立起一種更輕松、更貼近、更穩固的關系,超越食物交易的表層,抵達充滿人情味和煙火氣的境界。
而這些細微的故事,可能正是近年來眾多餐飲“湘軍”能夠快速出圈的“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