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脖三巨頭賣不動了,年輕人不愛啃鴨脖了?
很多年輕人愛鹵鴨脖,一啃美味又上癮,一旦喜歡上就很難忘懷,但鹵制品市場在不斷擴張的時候,鴨脖三巨頭(絕味、周黑鴨、煌上煌)銷售卻似乎陷入了困境。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鴨脖怎么不香了。
責任編輯:劉韻珊
,
近日,鴨脖三巨頭絕味、周黑鴨、煌上煌發布上半年的財報,總收入和利潤都不同程度下滑,愈發“賣不動”了?!澳贻p人為何不愛吃鴨脖了”也登上熱搜,引發廣泛的討論。
在被丟進鹵鍋之前,鴨脖一直是尷尬的存在——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肉少,骨頭多,而當鴨脖與鹵水產生化學作用之后,鴨脖就成了一吃就停不下來的人間美味。
鴨脖是如何成為美味的?鴨脖“賣不動”,真的是年輕人不喜歡啃鴨脖了?
鹵鴨脖,太美味
鹵制品是中國的傳統美食,最早可追溯到戰國時期。不過,并不是有了鹵制品,就立即出現了鹵鴨脖。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鴨脖一直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一個部位。
有資料顯示,鹵鴨脖最早起源于清朝洞庭湖區的常德,但鹵鴨脖真正成為風靡全國的美味小吃,已經是1990年代以后的事了。
而捧紅鹵鴨脖的,是武漢漢口一條叫精武路的街道,一整條街道以賣鹵鴨脖為主,成百上千條油光紅亮的鴨脖子就這么擺在攤位上,場面相當壯觀。
1990年代,精武路的鹵鴨脖已經聲名鵲起,2000年后進入火爆期,不同的鹵鴨脖品牌紛紛冒出來,鹵鴨脖也從小作坊走向了產業化。2005年,周黑鴨掌門人申請了“周黑鴨”商標,與此同時,絕味鴨脖掌門人在長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