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諾貝爾文學獎:關注自傳體小說和社會性視角
“以安妮·埃爾諾為代表的自傳體小說近年來備受法國學界關注,自傳對真實的要求與小說的虛構性,這種悖論被埃爾諾統一了起來?!?/blockquote>責任編輯:劉悠翔
1940年出生的法國女作家安妮·埃爾諾(Annie Ernaux)并不為太多中國讀者所知,但在法國,她早已受到學界和大眾的廣泛認可。
安妮·埃爾諾與講述她父親故事的作品《位置》。
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2022年10月6日13:00(北京時間19:00),瑞典文學院將本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埃爾諾,授獎詞是:“她憑借勇氣和冷峻的敏銳,揭示了個人記憶的根源、隔閡與集體限制?!?/p>
埃爾諾1940年9月1日生于法國濱海塞納省的一個平民家庭。她的父親先后在農場做雇工、在工廠當工人,婚后與她的母親在諾曼底小城伊維托(Yvetot)的工人區開了一家小咖啡館兼雜貨店。埃爾諾在伊維托的一家私立天主教中學學習,遇到了更多中產階級家庭的女孩,為自己的父母和出身感到羞恥、自卑。她的大量作品表現的就是這一時期平民階層的生存情景。法國學者迪迪?!ぐ@锱钤谥鳌痘貧w故里》中寫道:“當讀過安妮·埃爾諾關于她的父母及他們之間‘階級差距’的作品后,我清楚地意識到在那張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