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馬斯·索維爾為什么難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他所強調的那些“常識”往往與現今社會里的“主流”多有齟齬,比如,他不僅反對最低工資法案、設置產業政策等,作為一名黑人,他甚至反對美國政府基于種族不同的照顧性就業政策,論述認為這些政策傾斜“早已不再有利于黑人”。在凱恩斯主義、新凱恩斯主義及種種“政治正確”橫行的學界,持這樣主張的人已經成了瀕危的稀有物種了。
責任編輯:陳斌
“經濟學的第一課是稀缺性:我們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政治學的第一課則是無視經濟學的第一課?!?/p>
說這句話的人叫托馬斯·索維爾(Thomas Sowell)。2015年,《福布斯》雜志發表文章說,“經濟學家托馬斯·索維爾沒能獲頒諾貝爾獎是一個恥辱。還在世的人里,沒有人像他一樣寫出這么多有洞見、涉獵廣泛的研究著作?!?/p>
眼下,202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項即將揭曉。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著名金融學教授、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約翰·科克倫(John H. Cochrane)近日再次專門撰文,呼吁諾貝爾評獎委員會把經濟學獎項頒發給92歲的托馬斯·索維爾。這是他連續第二年公開呼吁。
他在文中嚴肅地指出,“湯姆(托馬斯的昵稱)身邊沒有年輕助理的簇擁,也沒有發明過某種理論框架或計量技巧。他只是不停地寫書,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是如何運轉的?!?/p>
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位看起來如此重要的學者大概在美國沒有多大知名度,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