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p id="iyq9d"></rp>
    <li id="iyq9d"><acronym id="iyq9d"></acronym></li>

      重陽不止敬老:唐宋時期曾是國家法定假日

      與上巳、清明稱“踏青”相對,重陽節出游稱“辭青”,象征秋天已深,青綠即將逝去。魏晉的文人雅士尤其愛重陽,比如魏文帝曹丕,就曾在重陽節送給書法家鐘繇一束菊花,祝他健康長壽,并寫下了名篇《九日與鐘繇書》。而著名的“菊癡兼酒狂”陶淵明,也說自己特別喜歡九月九,又能賞菊又能喝酒,可見重陽節之受歡迎。

      責任編輯:陳斌

      在中國眾多節日中,重陽節大概是最常被忽視的一個:不僅完全無法和擁有假期的端午、中秋相比,就算是和同樣不放假的三月初三上巳節、七月半中元節放在一起,重陽的存在感也要遜色很多。

      今天一提起重陽,很多人唯一的認知是“老人節”。然而這實際上是近幾十年才有的新說法,與傳統相去甚遠。

      關于重陽風俗的來歷,最著名的故事出自南北朝志怪小說《續齊諧記》:說是東漢名醫費長房,算出一戶人家九月九日會遭災,于是讓他們全家在這天佩戴茱萸,登高飲菊花酒。這家人于是在重陽節出門爬山,晚上回家發現牲畜全死了,感嘆神醫給的消災法果然靈驗。于是當地人人效仿,便有了重陽節。

      實際上這只是重陽節出現后,民間對其由來的附會傳說。

      如果真正追溯歷史,重陽節早在周代就已有雛形,《禮記》和《呂氏春秋》中都記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亚洲国产精品成

    1. <rp id="iyq9d"></rp>
      <li id="iyq9d"><acronym id="iyq9d"></acronym></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