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中的瑪雅遺址:“巴黎”與霸主
中美洲的瑪雅文明,就像它所處的環境——熱帶雨林一樣,云遮霧繞,尺樹寸泓。
2021年11月地理版刊發的《特諾奇蒂特蘭淪亡五百年祭》介紹了北美洲的阿茲特克文明,如果說阿茲特克文明的特點是“嗜血”,瑪雅文明的特點則可以歸結為“孤島”。
(本文首發于2022年10月06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楊嘉敏
作為美洲三大古文明之一的瑪雅文明,曾一度在熱帶叢林中城邦林立,但受制于自然環境和技術發展,就像中國古代西域沙漠中的一串綠洲小國一樣,無法統一、壯大,最后在一場生態危機中不堪一擊、同時凋零,被卷土重來的熱帶雨林塵封千年之久……
我有幸去過中美洲探訪分布于三個國家的九處瑪雅城邦遺址。
除了墨西哥和薩爾瓦多以外,瑪雅遺跡所在的其他中美洲國家——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和伯利茲——尚未與我國建交,去過的國人相對較少,但這片區域恰恰是瑪雅文明全盛時代的腹地。
科潘(Copán)是我的第一站。
危地馬拉弗洛雷斯古鎮,瑪雅文明的最后一處宗教中心。
瑪雅世界的巴黎——科潘
科潘遺址坐落于洪都拉斯西部邊境,距離危地馬拉大約五公里,離薩爾瓦多也不超過五十公里。遺址以西不遠是座邊境小鎮,叫做科潘魯伊納斯(Copán Ruinas),這是西班牙語,意思就是“科潘遺址”。
科潘是瑪雅文明全盛時代(公元250—900年,又稱為古典期)東南部最為重要的城邦?,斞旁诠诺淦诮洑v了蒂卡爾(Tikal)和卡拉克穆爾(Calakmul)兩個強大城邦的長期對峙局面,它們倆均位于尤卡坦半島(Yucatan)中部,一南一北,隔著茂密的叢林連年征戰??赡苁菫榱藬U大領地,拓展資源,蒂卡爾于五世紀初期向自己的側后方擴展,在中美洲地峽中部的一條河谷中扶植了科潘城邦,雙方形成了堅固的同盟關系。
科潘于七世紀中葉(大致對應于中國的唐高宗時期)在第十二位國王煙豹(Chan Imix K'awiil,628—695年在位)的統治下進入鼎盛時期。煙豹于15歲登基,在位時間長達67年,在科潘總共十七位國王中享國時間最久。他的繼位者十八兔(Uaxaclajuun Ub'aah K'awiil,695—738年在位)在那個時代也算個壽星,前后在位時間長達43年(與唐玄宗李隆基一樣)。這兩位國王合計執政長達110年,在此期間科潘由一座河谷城邦儼然升級成為一座新興帝國,手下控制了一批附庸,還打通了指向加勒比海的商路。
然而好景不長,由于十八兔的大興土木和窮兵黷武,導致實力有限卻過度擴張的科潘迅速陷入危機,于八世紀中葉爆發了一場類似“安史之亂”的叛亂:十八兔遭到被他安插在附庸小邦基里瓜(Quirigua)的親信暴雨天(K'ak' Tiliw Chan Yopaat)倒戈謀反,猝不及防打了敗仗,被生俘后解往基里瓜,在那里的大廣場上被作為祭品斬首——現代歷史學家注意到在此兩年前,卡拉克穆爾城邦的君主曾專程拜訪過暴雨天,由此推測可能是卡拉克穆爾在背后策劃并資助了這場叛亂,目的是為了斬斷世仇蒂卡爾的左膀右臂。
十八兔死后,受到基里瓜反制的科潘從此走上了下坡路,盡管此后一度與西部大城邦帕倫克(Palenque)聯姻試圖東山再起,但國運的沒落已經無可挽回。到了九世紀初,科潘的史書停更,這座河谷城邦突然衰落,迅速消失在卷土重來的雨林植被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