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子與三歲孩子起沖突:該追問的是大人做錯了什么
“熊孩子”“性騷擾”這都是輿論中的熱門詞。網上流傳著眾多熊孩子遭到懲罰的視頻:熊孩子刮花了高檔車、熊孩子把辛辛苦苦搭起來的樂高玩具弄散了、熊孩子進了女廁所。這些視頻熱度都很高,留言幾乎都是拍手稱快,有很多人喜歡看,他們討厭熊孩子。在流量導向下,“熊孩子新聞”就會變得多起來,已經是當下社會新聞的一個細分品類。這些新聞,放大了對孩子的厭惡,刺激了人的情緒,然后,以“3歲孩子性騷擾了我”的鬧劇結束。小小的一則糾紛后,是整個網絡輿論的戾氣與偏見。
責任編輯:陳斌
最近,杭州地鐵上,一女子和幼兒以及家長發生沖突的視頻,引來了網上爭論。我看了視頻,覺得雙方未必都有多大的錯,但行為的確都有不合適的地方。
男孩上了地鐵,要坐座位,跑到女子旁邊,一屁股坐在女子大腿上,然后把女子擠開。奶奶并非不管教,拉孩子起來,孩子抗拒,過程中,手砸到了女子的胸。然后,女子生氣,大聲質問:你干嘛要摸我的胸,干嘛要撞我的胸。
公共場合,遇到孩子打攪到自己,侵犯了合理權益的時候,首先應向孩子的家長提出來。如果家長不講道理,可以選擇報警。在這次事情的具體場景下,老人并非不講道理,而可能是真的控制不住孩子。
很多人會低估控制孩子的難度。
熊孩子的“熊”,很大程度上是生理性的。還在襁褓中的嬰兒的哭鬧,是無法去勸服、壓服的,這一點都能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