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p id="iyq9d"></rp>
    <li id="iyq9d"><acronym id="iyq9d"></acronym></li>

      旅途中的臺灣人:百世修得同船渡

      戴叔有恒產、有恒心,隔三差五飛赴大陸各地打高爾夫,但他同時努力去掙每一筆有時辛苦有時微薄的收入。

      走過世界的諸多角落,能夠吸引我一去再去的還得數咱們寶島臺灣。無他,人情厚道!

      (本文首發于2022年9月8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楊嘉敏

      花蓮文山野泉 (王在田/圖)

      文山野泉是太魯閣國家公園深處一座鮮為人知的溫泉,位于中橫公路天祥段東側,乃是千百年來被大沙溪深切而成的幽暗峽谷崖壁中的一眼溫泉。它最早由日本侵略者于1914年攻打太魯閣人的戰斗中偶然發現,1945年臺灣光復后當地被命名為“天祥”,用于紀念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激勵民族正氣,這座溫泉則以文天祥的號而命名為“文山”。

      從中橫公路前往文山野泉,需要在泰山隧道南口離開主路,沿步道石階下山,踏過一座索橋到達峽谷對岸,再沿著崖壁間的石階棧道下至谷底,可見被激流沖蝕的巖洞中有一座水池,那便是文山野泉的泉眼。有人在水流湍急白浪跌宕的大沙溪畔貼著崖岸用石頭砌了一座淺池,將泉水引入池中,吾輩便可枕著洶涌的濤聲,泡在43度的硫磺泉水中“溫泉水滑洗凝脂”了。

      由于地質運動頻仍,文山野泉時常被關閉,我在兩年間去過三次,只有第二次得以入內。記得首次探訪這座野泉時,我剛花了一天時間沿中橫公路由西向東橫貫中央山脈,當晚要去花蓮投宿。由于路上耽擱,抵達步道入口時已近下午四點,包車司機當晚還要趕回南投,無法等我游畢文山野泉后再送我前往花蓮。我心一橫,便從車上卸下行囊,與司機結了賬,決定自行解決由此前往花蓮的行程。

      不曾想,文山野泉因為當晚即將來臨的一場強臺風而臨時關閉,看得見對岸崖壁底部的泉眼卻無法通過索橋——早知如此真應該略過文山直達花蓮……我背著行囊,帶著遺憾和不甘,獨自走在太魯閣巉巖壁立的嶂谷公路上。前方三公里處,大沙溪即將匯入立霧溪,那里有一個服務區,五點有最后一班巴士前往花蓮,我得加快步伐,趕上那班車!

      此時,背后開來一輛白色本田,在我身邊停下,女司機打開車窗問我:要不要搭車?

      景致如畫的中橫公路 (王在田./圖)

      迷惘的信徒

      歡天喜地地把背包扔進后座,我一頭扎進了副駕座位。

      這輛車我剛才見過,就停在文山步道入口處的公路上;女司機也打過照面,當時我失望地從索橋折返,見她手里拿著一串鑰匙,一臉黑線急匆匆地迎面而來,還以為她是前來檢查通道封閉情況的工作人員,因此沒有與她攀談,否則早就可以搭上她的車了。

      女司機姓林——那是閩臺大姓,且稱她為林姐——從大老遠的新竹驅車來花蓮散心,想起從未到過太魯閣的文山野泉,便像我一樣過來打卡,結果前后腳吃了閉門羹。她一邊開車,一邊微笑著說:“剛才我還奇怪呢,路邊只停了我這一輛車,你怎么一眨眼就不見了,原來你走得這樣快!你是陸生嗎,在哪間大學念書?”

      我很為自己的顏值被人當作學生而愉悅,不過還是據實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李木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亚洲国产精品成

    1. <rp id="iyq9d"></rp>
      <li id="iyq9d"><acronym id="iyq9d"></acronym></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