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p id="iyq9d"></rp>
    <li id="iyq9d"><acronym id="iyq9d"></acronym></li>

      荷以消暑,無荷不成宴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可在李漁這老頭兒眼中,“至其可人之口者,則蓮實與藕皆并列盤餐而互芬齒頰者也”,才是荷最大的好處。也就是說,蓮荷是夏日里最可口的消暑佳品,江南人把它們做成一道道時令美饌,食之令人口齒芬芳。

      (本文首發于2022年8月4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楊嘉敏

      江南一入伏,便溽熱難耐,翻看《閑情偶寄》,李漁說,每每這時候,他就赤身裸體躺在雜亂的荷叢中乘涼。于是,我去了郊外荷塘月色公園,此時“荷事”勝極到難管難收。

      “荷花之異馥,避暑而暑為之退,納涼而涼逐之生?!毕氲竭@兒,我索性雇了一艘小木船,船頭破開水面,悠悠蕩蕩,朝著荷叢深處駛去,暑熱沸騰,蕩舟荷叢,一陣陣清香從鼻端滲透至肺腑,其中妙處,自不消細表。荷風習習,近觀荷葉肥碩碧綠,高高擎出水面,中央的花骨朵兒開得嬌艷,多為粉色,故書中多以美人喻之??稍诶顫O這老頭兒眼中,“至其可人之口者,則蓮實與藕皆并列盤餐而互芬齒頰者也”,才是荷最大的好處。也就是說,蓮荷是夏日里最可口的消暑佳品,江南人把它們做成一道道時令美饌,食之令人口齒芬芳。

      以亭作畫框,框出一幅盛夏荷花圖。 (視覺中國/圖)

      荷葉粉蒸肉、荷葉叫花雞、荷葉包蝦仁

      美食家陸文夫曾說過:“簡單的豬肉隨著時令變化,燒法不一,有老蘇州戲稱,一年四季就是要吃好四塊肉,春季吃醬汁肉、夏季吃荷葉粉蒸肉、秋天吃扣肉,冬天吃的是與醬汁肉很容易混淆的醬方肉?!痹谏险粝轮蟮目崾?,若不吃上一回荷葉粉蒸肉,可真有點辜負了“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之盛境。

      說起蘇州的荷葉粉蒸肉,得追溯到清乾隆年間,朝中大學士劉墉南下姑蘇,聽聞黃天蕩荷花開得好,于是蕩舟其中。飯間,船家備好一桌豐盛佳肴,大概為了考驗一下蘇州廚師的功力,劉墉提出了一個齪刻的要求:“今日之菜,要有荷塘物色”。這也難不倒蘇州廚師,他們將五花肉切片,用黃酒、花椒腌制,裹上一層碎米粉,隨后就地取材,順手摘了幾片新鮮荷葉裹起,蘇州人素來講究“夏食清淡”,油膩的肉類蒸著吃才是最健康的做法。于是,將荷包肉放入籠屜蒸煮,此時,五花肉吸收荷葉清香,荷葉不僅吸噬過剩的油脂,更是牢牢鎖住水分。打開荷葉一瞬間,頓感荷香四溢,落箸入口,更覺鮮香肥糯、入口即化,頗有一番“過雨荷花滿院香”的詩趣。這道菜流傳至今,成了蘇州人一年之中必嘗的“四塊肉”之一。

      舊時的江南,官商之家多喜在自家宅第種植荷花,一如汪曾祺在《荷花》一文中所述:“我們家每年要種兩缸荷花,種荷花的藕不是我們常吃的那種藕,要瘦得多,節間也長……在缸底鋪上一層馬糞,厚約半尺……過個把星期,缸里就有小荷葉嘴冒出來。再過幾天荷葉長大了,冒出花骨朵了,荷花開了”。

      我祖父在世時亦曾在老宅的正廳臺階旁的水缸里種植過蓮荷。江南多雨,下雨了,雨點打落在荷葉上“啪啪”作響;雨停后,葉面上的雨珠似水銀般搖搖滾滾,聽著看著,仿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大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亚洲国产精品成

    1. <rp id="iyq9d"></rp>
      <li id="iyq9d"><acronym id="iyq9d"></acronym></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