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p id="iyq9d"></rp>
    <li id="iyq9d"><acronym id="iyq9d"></acronym></li>

      “不復工不還貸”,爛尾樓業主的新博弈方式

      已有陜西、河南、湖北、江西、廣西等省份超過100個房地產項目遭遇業主停貸,原因是項目停工、爛尾。

      在最近一次會談中,房管局相關領導向業主們表示,正在嘗試將綠地集團在武漢中院被凍結的1.225億資金,還有銷售車位、商服的收入,用于星河繪的建設,“不能讓綠地躺平”。

      開發商與“爛尾樓”的故事在國內房地產行業并不鮮見,為何以前沒有出現大規模停貸現象?何立志解釋,關鍵仍在房產的價格預期。

      責任編輯:顧策

      位于武漢市光谷的“綠地星河繪”曾是網紅樓盤,購房者大多是東湖高新區剛落戶的高新技術人才。因該樓盤存在爛尾風險,近日500多戶業主陸續簽署了停貸告知書。圖為武漢光谷。(視覺中國/圖)

      近日,在各大社交媒體上,爛尾樓業主們喊出了“不復工不還貸”的口號。

      2022年7月14日晚間,銀保監會針對近期的停工斷貸事件作出回應,稱事件的關鍵在于“保交樓”。十余家涉事銀行相繼公告,顯示相關風險樓盤涉及的貸款規模占比很小,風險可控。

      據南方周末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陜西、河南、湖北、江西、廣西等省份超過100個房地產項目遭遇業主停貸,原因是項目停工、爛尾。

      這些爛尾樓業主們組團聲稱,若項目不復工,將強制停止償還貸款。和以往對陣開發商的情形不同,這次他們將“炮口”對準了銀行。

      一旦停貸,受損的首先是銀行。銀行按揭款項已然發放給開發商,如果業主大規模停貸甚至棄貸,就會形成銀行壞賬。業主的“代價”同樣很大,一旦棄貸,很可能會上征信、丟首付。

      但小業主與大銀行的“對抗”并非沒有勝算,他們發現銀行提前違規發放了部分資金,并且未妥善履行資金監管義務,才導致開發商挪用預售資金、項目爛尾。

      2018年廣東省高級法院有過判例,因銀行存在監督過錯導致樓盤爛尾而裁定購房人不用還貸。

      北京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陳志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停貸更多的作用在于引起政府、銀行對購房款監管的重視,從而降低因房款被挪用導致項目爛尾的概率。陳志早年參與了預售資金監管文件的設計。

      雖然當前的停貸規模不會影響金融穩定,但針對國內房地產行業預售制度的質疑之聲不絕于耳。原恒大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公開表示,是該取消商品房預售制了,爛尾是對購房者的不公平。

      預售制度愈發難以適應當前的監管環境。預售制本質上是開發商利用高杠桿快速回籠資金,常常伴隨違規資金挪用現象。隨著“房住不炒”的觀念深入人心,預售制正逐步失去生存的土壤。

      曠日持久的“扯皮”

      業主停貸的訴求不盡相同。

      武漢市光谷“綠地星河繪”(簡稱星河繪)的業主,最近正陷入糾結中,星河繪大概率會爛尾。

      土地出讓文件顯示,2020年7月,國內房企綠地集團(600606.SH)全資子公司武漢新高興谷置業有限公司(簡稱興谷置業)以20.36億的價格拍下武漢市高新區光谷東核心地段兩塊標號為P070、P071的地塊。

      其中,P070(1.28億元)為商服, P071(19.08億元)為住宅,二者捆綁銷售。按照合同規定,P070地塊規劃需建設一棟200米塔樓。星河繪P071號地塊住宅要建起20棟、平均每棟30層的商品樓,總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解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亚洲国产精品成

    1. <rp id="iyq9d"></rp>
      <li id="iyq9d"><acronym id="iyq9d"></acronym></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