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字知時節,圖文識古今——【芒種·芒】
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每年公歷6月5日至7日,太陽到達黃經75°時為芒種。
芒種的“芒”,指有芒刺的谷物?!懊ⅰ钡纳戏绞且粋€“艸”,下方是“亡”。古文中,“亡”是刀加一豎畫,表示刀最鋒利的地方。
芒種時節,夏收作物要收割,秋收作物要播種,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時節。因此,芒種也有“忙種”,忙著種的說法。
中國古代將芒種分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鵬始鳴;三候反舌無聲。時入仲夏,雨水較多,濕度增大,小螳螂感受到初生的陰氣,從上一年深秋便包裹住它的卵中破殼而出。又五日,喜陰濕的伯勞鳥(鵬鳥)開始在枝頭間跳躍,發出歡快的鳴叫。再五日,日漸濕熱,擅學舌的反舌鳥不適應氣候,漸漸停止了鳴叫。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