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22年2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總統令,宣布承認烏克蘭東部的“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獨立。持續已久的俄烏沖突和國際局勢再起波瀾。24日,普京宣布在頓巴斯地區進行特別軍事行動,俄烏爭端升級。
動態新聞
-
連線旅烏廣州人:外籍女友家人被困頓涅茨克,當地學校已停課
-
普京命令俄軍在烏東地區維和 西方備制裁
-
普京出手,烏東局勢巨變!為何是這里?丨熱點問答
-
普京簽署命令宣布承認烏克蘭東部兩個“共和國”
-
以烏克蘭為橋頭堡 北約欲形成對俄網絡作戰優勢
-
烏克蘭當選總統談東部局勢有軟有硬
烏克蘭當選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確認,他愿意與俄羅斯政府討論烏克蘭東部局勢。 澤連斯基27日回應俄羅斯方面簡化烏克蘭東部地區常住居民申請俄羅斯國籍程序的做法,勸俄方不要“浪費時間”吸引烏克蘭人獲得俄羅斯國籍。 -
撞擊瞬間曝光!俄羅斯向烏軍艦開火,烏克蘭已宣布進入戰時狀態
撞擊瞬間曝光!俄羅斯向烏軍艦開火,烏克蘭已宣布進入戰時狀態
影像直擊
-
俄烏爭端,超50萬烏克蘭人他國避難
如果局勢進一步失控、惡化,烏克蘭難民人數可能多達500萬人。 -
01:4
部分烏克蘭人逃往波蘭
不少烏克蘭人舉家逃往波蘭等邊境國家。據聯合國公布的數據,截止2月28日,約有28.1萬烏難民進入波蘭。 -
部分烏克蘭人逃往波蘭丨瞬間一周
-
00:56
中國留學生親歷戰爭:“坦克剛從我的頭頂駛過”
-
現場直擊:英國首相府邸外的“反戰集會”
-
01:37
視頻直擊基輔最深防空設施
帶你了解烏克蘭基輔市最深防空設施,阿森納地鐵站的狀況。 -
戰時狀態下的基輔
-
00:50
被炸彈襲擊后的基輔
2月25日,多家媒體報道,烏克蘭首都基輔當天凌晨多次響起劇烈爆炸聲,爆炸現場某居民樓外有一處炸彈留下的大坑,周圍房屋受到不同程度損毀,樓下滿是玻璃碎渣和建筑碎屑。 -
01:24
烏克蘭最漫長的一天
-
00:50
全景解析俄烏局勢最近進展
據央視新聞報道,烏克蘭當地時間24日,俄軍已突破哈爾科夫州界,基輔遭到火箭彈襲擊。此后,烏克蘭首都基輔和多個主要城市傳來爆炸或遭遇襲擊消息。 -
南周記者目睹2014烏克蘭東部戰爭
在交戰之前,這里是烏克蘭第三大的城市,曾經的繁華不比基輔差多少。
深度解讀
-
信息戰新打法: 去中心化的信息節點+全網圍觀撬動戰局
去中心化的信息更具有“第三方”色彩,容易獲得公眾的信任,且公眾對其信息準確性的容錯率更高。一個平民發布的信息即便被證偽,也與軍方無關。 (本文首發于2022年3月3日《南方周末》) -
我已習慣炮彈落地聲:旅烏中國人親歷戰爭五日
“我前幾天炮彈落地還感到特別害怕,現在也習慣了?!绷终琅c南方周末記者的通話被一聲巨響打斷。少頃,他淡定地解釋:“剛剛被炮聲吵到,您繼續?!? “我們實行24小時值班?!敝袊v烏克蘭大使館新聞參贊丁建偉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目前在烏克蘭的中國人有超過6000名,自登記撤僑以來,大使館收到的登記數目與之基本符合。 18歲的烏克蘭女孩維卡夢想著到中國留學,但現在,她的生活被戰爭改變。在日記里寫下維卡的故事時,張聰的手在顫抖:“不是因為外面復雜的炮聲,而是愧疚生活的不公?!?/div>中國女孩滯留烏克蘭:“不是每個人都會去防空洞”
“烏克蘭人普遍覺得,戰火只會出現在頓巴斯?!睂Σ簧贋蹩颂m人來說,俄烏戰爭的到來幾乎毫無預兆。防空警報、眼睛紅腫的女孩和槍丨烏克蘭日記
南方人物周刊聯系了三位在烏克蘭的華人留學生,他們講述了自己這幾天的親身經歷,也談到了當地萎靡不振的經濟、出走的年輕人、分裂的文化認同。當我們觸摸流過這些敘述的時間之河,或許可以窺見它在這個國家的炮火聲響起前的暗涌。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烏克蘭民族與國家,從何而來?與俄羅斯是何種關系?
烏克蘭民族和烏克蘭國家的歷史是真實而不是虛構的,但另一方面,烏克蘭民族、國家和俄羅斯民族、國家無法切斷和割舍的復雜歷史關系也是真實的。只有同時承認這兩個客觀事實,才有助于正視和解決兩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糾葛和問題。“歐洲糧倉”燃戰火,糧價能穩住嗎?
2021年俄羅斯和烏克蘭小麥產量總和占世界小麥產量14%左右,兩國小麥出口量占全球小麥出口量近三成。 “俄烏兩國在中國糧食進口中占比不高,中國小麥、稻谷能夠完全自給,國內儲備充足,受國際市場影響較小?!? “豬價太便宜了,但飼料價格還在漲?!?/div>俄烏戰爭膠著,烏克蘭戰法顯露新元素:“歐式高科技新型全民戰爭”
由于在國家體量和軍力數量方面的巨大差距,烏克蘭難以御敵于國門之外,也難以在正面決戰中與俄軍打堂堂之戰,只好將俄軍放進來打,攻擊其相對薄弱的側翼和交通線,并以西方高科技與靈巧裝備為物質基礎,組織了少量正規戰、大量運動戰、游擊戰“三結合”戰法,頗有“歐式高科技新型全民戰爭”之風。俄羅斯對烏克蘭混合戰是怎么打的?
俄烏沖突已進入第四天,“俄羅斯遞進式軍事行動意圖逐漸清晰?!? “對于烏克蘭來說,相較于抵抗能力,可能更重要的是抵抗意志?!?/div>俄烏戰爭前三日為何陷入拉鋸?俄軍戰術有何新特點?
情報失去先機:戰前,西方利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和情報途徑,準確獲知了俄軍戰備部署,甚至在媒體上公開俄軍即將進攻的較準確時間。所以,烏軍得以提前應對,使俄軍的“閃電戰”打成“消耗戰”。中國商人陳益強:“這次烏克蘭人比2014年戰爭時團結”
口述丨俄烏沖突前線女醫生:我不會在最需醫生之時躲在家里
昨天我在網絡上看到了假消息,說我的城市已經被攻占了。我不知道該怎樣去工作,害怕得哭了?,F在我冷靜多了,我不會退縮,我會盡我所能,幫助盡可能多的人。我不會在人們最需要醫生的時候躲在家里。 為了應對可能的傷患,我們準備了充足的注射器、靜脈注射設備、急救用藥、手術服等等,但目前非常缺乏抗生素,我們只得申請人道主義援助。 我很喜歡中國的流行文化,最喜歡的明星是王一博。在這一切結束后,我希望能夠去中國游玩。中國留學生親歷戰爭:“坦克剛從我的頭頂駛過”
夾縫中的烏克蘭:白俄羅斯化、分裂還是“永久中立”丨智庫視點
烏克蘭未來國運如何,并非烏克蘭的自主選擇,而是國際社會多方博弈的結果。 從目前來看,“永久中立國方案”是俄羅斯、烏克蘭、北約、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烏克蘭周邊國家等各方的最大公約數。俄烏戰爭背后的全球能源博弈
全球范圍內,尤其是歐盟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正在成為掣肘雙方的砝碼。 俄羅斯的管道天然氣相比美國的液化天然氣成本低了許多,只需要建設地底管道,擰開輸送閥門即可。 制裁俄羅斯不僅會危害到歐洲能源供應,短時間內的能源短缺還會加劇美國早已高居不下的通脹,進一步影響即將到來的美國大選。北約東擴20年, 俄烏美歐博弈的明與暗丨智庫視點
俄烏戰爭是四方博弈,前臺是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打明仗,幕后是美國與歐盟打暗戰。所謂物極必反,俄烏戰爭表明北約東擴已近極限,凝聚力開始下降,離心運動開啟。 北約東擴是一個政治經濟軍事行動鏈條:在俄羅斯周邊發動顏色革命或戰爭-建立親美政權-加入北約-軍事進逼,這是一套組合拳。馮玉軍談烏克蘭局勢:今天的國際關系不是“三國演義”
俄羅斯的策略絕不僅僅是在烏克蘭這一個方向,也不僅僅是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這兩個地方,而是在整個“后蘇聯空間”。在國際大變局,普京認為自己在地緣政治上獲得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期,他試圖采取各種做法來恢復俄羅斯在“后蘇聯空間”的影響力和主導權。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烏克蘭,被撕裂的“邊疆”:俄烏問題的由來
相比克里米亞和烏克蘭東部危機,俄烏戰爭是一個矛盾的總爆發,戰爭的結果是讓撕裂的烏克蘭結束撕裂,還是變得更加撕裂,俄羅斯和西方的“邊疆”究竟在哪里,依然在各方角力的迷霧之中。不過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這場戰爭中的勝者可能并非真正的勝者,戰爭中的敗者卻一定是真正意義上的輸家。俄羅斯閃電戰24小時
躲入地下,向西奔逃……戰火中的烏克蘭平民
“其實烏克蘭和俄羅斯民眾之間,沒有什么深仇大恨?!? 短短24小時,“攻心為上”的宣傳戰已悄然上演。全球互聯網媒體平臺上,真假難辨的戰況資訊眼花繚亂。“女性征兵令”攪動烏克蘭?戰爭正在卷入更多女性
據《基輔郵報》2021年10月14日報道,烏克蘭國防部副部長安娜·馬利亞爾在一場會議上發言稱,目前有很多女性在烏克蘭武裝部隊服役,包括文職和軍事人員在內約5.6萬人。其中,軍事人員3.1萬人,約占烏克蘭武裝部隊數量的約15%。 未來,無論性別,任何逃避軍事登記的行為均會遭到警告或處罰。就業時,女性也需要提供兵役登記證書。 “開始是克里米亞,現在是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接下來俄羅斯想把烏克蘭撕成碎片?!?/div>俄烏較量,開戰還是“做局”?
洛斯麗卡說,雖然發生了“大事件”,但馬里烏波爾市的餐館、超市當天依舊照常營業,人們的生活依舊如常,也沒有出現恐慌性購物。更早些時候,她還帶著孩子到公園玩耍,戶外溜冰場里也有人在溜冰,街頭還有藝人唱歌。 烏克蘭國內經濟低迷,許多人的溫飽都成問題,對政治有種無力感,“老百姓本身也左右不了這些東西”。 “從美國角度來說,要控制歐洲,就要保護自己在歐洲地緣政治的商業利益,美國就必須要‘攪局’,不斷散布俄烏會發生沖突消息?!? 作為美俄博弈的棋子,烏克蘭此刻已是備受煎熬。由于美俄間矛盾短期內難以得到有效化解,烏克蘭或將繼續成為雙方博弈的前沿,局勢恐難以平靜。走進俄烏沖突的“風暴眼”:經濟孤立加速地區脫鉤,域外勢力插手火上澆油
走進頓巴斯,就像踏上了一場瘋狂的旅行:悲劇、荒誕與生死交織,欺騙、攻擊和殺戮流行,每一個人都面臨著“我是誰”的困惑與痛苦。 在東西兩側強鄰的拉鋸戰中,烏克蘭逐漸形成了“東南親俄、西北親歐”的政治斷層線。1991年獨立后,很少有烏克蘭政治領導人能夠長期堅守“中間道路”。 (本文首發于2022年1月13日《南方周末》)哪些因素為俄烏危機推波助瀾?
來自烏克蘭的一項民調顯示,大約65%的烏克蘭人認為他們的國家受到外國的控制。同時,大多數俄羅斯人也責怪烏克蘭。 俄羅斯獨立調查機構列瓦達中心就“俄烏危機歸咎于誰”進行調查,大約50%的俄羅斯人指責北約,只有16%的人指責烏克蘭。俄烏對峙背后的底牌
俄羅斯政府現在經濟下滑嚴重,無意擴大戰線。美國和歐盟也都不愿意陷入與俄羅斯的直接沖突之中。美國希望利用烏克蘭拖垮俄羅斯,但是美國疫情嚴重,經濟也不景氣,不會對烏克蘭傾囊相助。烏克蘭沖突新階段:爭奪馬里烏波爾生命線
由于嚴冬降臨,亞速海結冰無法通航,導致俄羅斯通往克里米亞半島的亞速海補給線無法使用。作為烏克蘭東部鋼鐵工業中心以及重要交通樞紐的馬里烏波爾,戰略價值就陡然上升。南周記者在東烏克蘭觸摸戰爭
停業的麥當勞,緊閉大門的大型購物商城……無不告訴到訪者,這里曾經的繁華不比烏克蘭首都基輔差多少。南周記者在東烏克蘭觸摸戰爭,傾聽國際機場方向的槍聲,用鏡頭記錄?;痖g隙的頓涅茨克市,今天的“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首都。滾動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