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科創大會 | 南方周末發布《中國企業科創力研究報告》
12月10日,2021南方周末年度盛典在深圳舉行,首次舉辦的科創大會于上午率先開場。本次科創大會圍繞“以時間為尺度,給科創以坐標”這一主題展開,并集結多位業界、學界翹楚,針對科創領域的發展趨勢展開前沿對話,探尋科創在不同行業、企業的發展脈絡。會上,南方周末科創力研究中心主任黃金萍發布了《中國企業科創力研究報告(2021)》。
《中國企業科創力觀察報告》是南方周末科創力研究中心課題組,從研發投入、研發產出、公司發展三個維度出發,依托27個核心指標的科創力指標體系,通過上市公司年報披露的研發投入、研發人員、研發強度、企業經營等數據,基于全球126個國家和地區、約1.6億條專利數據的數據庫,以及國家、省部級頒布的2020年科學獎獎項情況,首次以一種完全公開、透明、公正的方式,綜合評估企業科創力。
這次評選的范圍,涵蓋了截至2021年4月30日所有A股上市公司4207家、絕大部分運營主體/控股股東在中國的港股、美股上市公司,以及未上市但可提供經第三方審計年報的企業1家,共計6000家。
其中,146家企業有兩地、三地上市情況,去重后共計5848家企業,分別為:A股全部上市企業4207家,港股上市企業1348家,美股上市企業292家,以及未上市但可提供經第三方審計年報的企業1家。
2012年,中國全社會的科技經費終于突破1萬億元。兩年后,中國企業的科技經費、研發投入迅速超過1萬億,2021年大概率會超過2萬億。
國家及29個?。ㄗ灾螀^、直轄市)的2020年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在合計5231個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含企業創新獎)獎項中,756家上市公司,和華為,共計獲得了1656個,其中中國石油(601857.SH)總計獲得71個科技獎項。但是,自然科學獎幾乎沒有企業獲得。
黃金萍指出,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很多企業是以價格換得規模,再以規模獲得市場地位,或產業鏈的話語權;還有一部分企業,則是以商業模式創新,取得規模優勢,進而贏得市場。這些在殘酷市場競爭中走出來的企業,有著時間的沉淀和技術的積累,并在今天持續投入研發,不斷創新,引領產業發展的方向。
對于未來中國科創的發展,黃金萍表示,隨著中國科創體系日趨完善,接下來會有更多新企業脫穎而出。相信在不遠的未來,我們會看到,一家企業的體量和權重,將越來越多地取決于它在產業鏈、產業生態中的獨特價值和貢獻大小,取決于企業科創力。
更多2021南方周末年度盛典科創大會的精彩內容,將于南方周末各渠道陸續發布,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