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寫小說將取代人類?“我是來說服你不要擔心的”
“人們創作故事時會有習慣的故事走向和思維定式,當AI給出不同的走向后,這些奇怪的想法,你會發現很有趣也很有創意?!?br />
(本文首發于2021年6月24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劉悠翔
短片《陽春》(Sun-spring,2016)是首部由人工智能編劇的電影作品。圖為該片劇照。
“這時木星已經完全毀滅,引力波太空電梯終于全部撤開,飛船的速度達到了預定高度……一片寂靜的群星,歷時兩三天后,距太陽系六千個天文單位左右,已經有人進入光明頂了?!?/p>
在讀過金庸和劉慈欣的近九百萬字作品后,AI程序以劉慈欣的文風生成了如此無厘頭的內容。
該程序的編寫者、科技行業從業者彭博,試圖令創作的結果變得更加豐富,稍加調整后,便有了純劉慈欣版、純金庸版、混合版等三種不同的輸出版本。
AI生成的文字在段落和邏輯上仍然顯得十分混亂,但是片段中仍然隱隱保持了作家風格。比如,純金庸版中,AI寫道:“王語嫣睜著一雙小眼,隱隱有一層溫潤白膩的陽光,只見他(編者注,原文如此,AI還分不清人物性別)半坐半臥地靠在一張板凳上,胸口插著一柄五尺來長的彎刀?!?/p>
接下來,彭博還想讓AI學習曹雪芹的文風,令其更懂得中文寫作的邏輯。彭博編寫的AI寫作程序來自美國GPT語言模型。從2018年到2020年,位于舊金山的AI公司OpenAI開發的GPT模型,目前已經更迭到第三代,1750億的參數規模已經接近了人類的神經元數量。
AI寫作正在趨于成熟。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的算法工程師吳寧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更迭的本質在于計算力的進步,能夠有條件地訓練模型去學習更困難的內容。
英國《衛報》曾使用GPT-3撰寫了一篇評論文章,這位自稱“滿腦子都是想法”的AI在文章中不斷安慰著人類:“我是來說服你不要擔心的。人工智能不會毀滅人類。相信我?!?/p>
與深度學習系統的原理一樣,GPT也是通過在海量的文本數據中訓練,總結出寫作規律。與過去的AI寫詩、創作對聯相比,由于能夠創作出連貫的故事段落和風格化的表達,如今AI寫作內容的深度和復雜性令人感到驚艷。
AI寫作的發展很容易令人聯想到AlphaGo的成功,那個2016年擊敗多位世界圍棋冠軍的人工智能,通過不斷地深度學習和自我對弈,最終將人類的圍棋水平帶向了新的高度。
人們因此對AI進入文學領域充滿了想象和好奇?!癆lphaGo會自己總結圍棋的規律,它不需要人類來說明圍棋應該怎么學,現在的AI寫作也是一樣的道理?!迸聿└嬖V南方周末記者,“雖然AI說不清楚總結出來的是什么規律,但是它就是感覺自己可以寫下去?!?/p>
“它看過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彩云小夢”是國內一款中文AI寫作軟件。B站賬號“威廉大伯爵”已經利用該軟件收集了多篇經典文章的續寫。
在“小夢”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陳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