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p id="iyq9d"></rp>
    <li id="iyq9d"><acronym id="iyq9d"></acronym></li>

      30萬億的“深度城鎮化”機會

      未來什么領域值得投資關注?我認為“城鄉建設”方面大有可為,從這個角度,我們來梳理若干個具體方向。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過去40年里中國的城鎮化高度發展,這些城鎮化發展的共同點是“先污染后治理”,我們稱之為“灰色城鎮化”。但是到了城鎮化的下一個階段,我們必須要治理這些污染,所以中央相繼出臺了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就是大氣治理、水治理、土壤治理。沒有一個國家例外的,城鎮化率超過50%的時候,就是空氣、水、土壤這三大污染最嚴重的時候,也是治理產業發展的高峰期。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近期在重慶舉辦了“中國城鎮水務發展國際研討會”,我們發現參與企業以每年35%以上的增速增長,就因為國家水十條、大氣十條、土壤治理十條帶來了重大的機會。中央要求,城市黑臭河道現象到2030年要全部絕跡。在大會上我們展示了近年來的成果,原來一些河道非常骯臟、臭氣熏天,經過努力我們將其改造成生態的、綠色的、環保的河道,大大提升了河道周邊的價值。像這樣的機會在未來的10年、20年將大量涌現。

      此外,我們提出“韌性城市”這一概念,來應對城市的安全問題,提高城市防災減災的能力。韌性城市聯盟對韌性城市的定義是,城市作為一個人類創造最復雜的體系,它在外來的干擾或者災害來臨的時候,能夠堅守它主要的功能,或者具有很強的恢復能力。這種城市的新系統,包括了技術韌性、組織韌性、社會韌性和政治韌性等幾方面。

      韌性還包括了綠色發展,包括了城市的活力,包括了宜居、可持續,所以韌性包括了我們理想城市的所有特質。我們有很多新的城市發展模式,都可以整合在韌性城市的框架之內,比如說綠色交通城市、海綿城市、智慧城市,還有城市的防震防災等等,都可以用韌性城市進行表達。它是一個空前的集合器,這個集合器從地面延伸到地下,從城市擴展到區域。

      目前我們把注意力放在技術韌性上,也就是城市的交通、排水、能源、通信、基本供應,還有城市的商品流通等內容,試圖讓這些城市功能在災害面前屹立不倒,或者在災害后迅速恢復供應。所以城市以韌性的方法去治理,重新規劃、重新治理、重新獲得發展的機會,這是一個很大的機會。

      譬如,城市越現代化就意味著更擁堵的交通、更多的污染。這些污染問題都需要靠我們新的交通模式去解決,就要求在需求側進行管理,把有限的城市空間更恰當地分配給綠色交通,分配給緊湊交通,分配給急需的交通。

      像廣州,90%以上的污染源來自交通系統,由汽車、公交、地鐵、電車等公共交通排放出來的PM2.5的氣體量非常之大。而人們所熟悉的電動汽車,它的顆粒物排放量處于步行跟電車之間,所以它很受民眾歡迎,而且是能滿足我們對氣候變化、個人方便出行、減少城市空氣污染排放的要求。

      像是最近風行的共享電車,現在留下多少?所以我們要重新思考、重新定位,把城市有限的公共空間讓給那些最綠色、民眾最歡迎,而且最精巧的交通工具,這里就體現出巨大的投資新機會。

      再比方說房地產,目前的房地產有兩個問題,一個是傳統的保障房建設出現了供需不配套、居住和就業分離等問題,這和現代化包容性城市建設是相悖的。房地產還有投資過剩的問題,這兩個毛病并發,說明房地產政策需要重新研究。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但是它又具有保值的功能。所以新的政策要透視具備保值和居住這兩個功能,但也要弱化炒作功能。

      譬如歐盟在二戰以后發展了住房合作社,讓沒有房子或者住房較小的人集合起來成立合作社,委托建筑師設計、施工公司來施工,最后委托物業公司來管理,然后集資的這些人公平地來購買土地。在歐盟許多城市60%以上的房源是由合作社提供。

      當然前提是土地供應制度的改變。同時國家對這些低收入階層補貼不要通過房地產和保障房,而是通過合作社,這樣的話,合作社就形成一個民眾自我組織的、自下而上的一個機制,它能夠解決此前保障房存在的一系列問題。

      2017年經濟工作會提出來重建住房模式。這是一個新的命題,一個新的投資機會,會產生一大片新興產業?,F在有些房地產公司力推長租房,有些地方政府提供共享住房,這些都忽視了市場主體,人民群眾自己解決自己的住房問題,這才是市場的根本問題。

      類似的投資新領域還有很多,像是此前中央提出了振興鄉村。我們的鄉村將會是巨大的寶庫,有很多老年人會回鄉養老。鄉村怎么整治?應該跟城市反向而行。像是浙江省依照反向設計、反向治理,創造出了美麗鄉村。美麗鄉村是指家家戶戶都有農家院,都有城市里來的長期租房客。這些美麗鄉村的建設解決了一個我們長期困擾的問題,就是農民應該生產什么?銷往哪里?

      事實是,農民們生產一些有機、綠色的農副產品,相當受歡迎。所以浙江省一些地區農民的收入已經是全國第一,有的村莊連續七年收入翻番。

      再比如對既有建筑的改造。目前國內有四百億平方米的既有建筑,至少有四分之一是需要改造的。一些不具備抗震的我們要加固提高抗震等級,七層以下不裝電梯的需要加裝電梯,原來沒有停車位的要配套立體停車場,沒有幼兒園、托兒所的也要補上相關設施。

      還有一個投資機會,就是利用我們飛速發展的通信技術如物聯網、5G技術,來治理城市病,全面推進智慧城市的建設。我們的智慧城市其實就是通過通信辦法來找到問題,然后迅速地進行計算,及時通知相關部門執行。執行以后精確反饋,反饋以后再感知,“感知—運算—執行—反饋”,無數次的循環。

      總結來看,城市是現代社會所有問題的根源,但它也是解決問題的鑰匙。我們要把城鎮化深度地做下去,機會就在“深度”兩個字里。我們預計,“深度城鎮化”至少可以產生30萬億的投資機會,能產生巨大的邊際效應,而且立竿見影。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亚洲国产精品成

    1. <rp id="iyq9d"></rp>
      <li id="iyq9d"><acronym id="iyq9d"></acronym></li>